找到相关内容1337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栯堂禅师《山居诗》赏析

    有体需,定慧无门莫妄修。   睡起碧天三丈日,诗成青树一声鸠。双林大士分明说,会取桥流水不流。   佛教认为,一切念头都不停驻,都在无尽的迁流变化之中,由此,诗人认为人完全不必要为生命流逝而担忧。...锄头,步行和骑着水牛也没有分别;人过桥时,假如以人作为静止的参照物,那么脚下流过的首先是桥,而不是水。看透了这一层,才算了佛家“虚空”之“体”。自虚空之后,才算是由“定”发“慧”,自然再也用不着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2855758.html
  • 论圆觉宗的思想是不二思想的必然发展

    断灭的思想。当然在名称上有不同的称法,比如把涅盘的觉称为根本智,把轮回中的觉称为意识。 但两者之间又明显存在紧密的联系,故圆觉宗直接把涅盘的觉称为觉性,既和轮回中的觉区分开来,同时又体现了两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2258656.html
  •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?

    凡夫或菩萨,是有众生可度的。 可是,在成佛之后,既没有了众生,也没有佛,否则便是对立。既然有能度与被度的关系,便不圆满,并没有法身的全体;因为一旦法身的全体,那就无内、无外、无彼、无此。例如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1675504.html
  • 问:佛陀为什么度众生?

    ,既没有了众生,也没有佛,否则便是对立。既然有能度与被度的关系,便不圆满,并没有法身的全体;因为一旦法身的全体,那就无内、无外、无彼、无此。例如任何一滴水从海而来又回到海中去,从大海看,所有的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543880403.html
  • 佛陀是悲观主义者?

    我们过着道德与正直如法的生活、制服我们的心,然后培养出身体的智慧(panna)。 如果一个人精进地修持智慧(prajna),那么内心将不再生起任何新的不净烦恼,而旧有的不净烦恼便会自动地清除。苦的断灭究竟是什么?那就是净化心的直接结果--涅盘(nirvana)。苦、苦的起因、灭苦及灭苦之道就称为苦的圣谛,而佛陀教导的最终目的就是灭除所有的痛苦。 四圣谛的灭苦之道可分四个层面来说明: 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5043296.html
  • 大随随他

    一道生死的关卡」之境界,却是连我见都不曾断除,尚非声闻初果得证者,却敢说是能出三界生死之阿罗汉「冲破了最后一道生死的关卡」之境界,其言非妄而何? 复次,「体会到了不生不灭的究竟安乐」,乃是菩萨所境界,非声闻阿罗汉所知;此谓声闻阿罗汉所解脱三界生死之境界,并非不生不灭境界,而是灭尽五蕴十八界我之后,一切法空之境界,彼诸声闻阿罗汉并未无余涅盘之本际故。是故声闻阿罗汉所证者,唯有十八界灭之法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939487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

    乃至根本不能发芽了。佛教看善恶因果的造作与受报,也同这个道理一样。所以佛陀的崇高伟大,不是由于造物与赦罪(根本无人可赦他人之罪──一神教的赦罪观念,是由神权独裁的混合产物),而是由于佛所的解脱之法,...所重视的,与其说是佛,倒不如说是法;佛不能代人解脱,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。崇拜佛陀,是为崇拜佛陀修证说法的恩德,佛陀经过三大无数劫的长期修行菩萨道的结果,了解脱之法,之后,便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奉献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030411545.html
  •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?

    佛教看善恶因果的造作与受报,也同这个道理一样。所以佛陀的崇高伟大,不是由于造物与赦罪(根本无人可赦他人之罪──一神教的赦罪观念,是由神权独裁的混合产物),而是由于佛所的解脱之法,并且将此解脱之法说...佛,倒不如说是法;佛不能代人解脱,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。崇拜佛陀,是为崇拜佛陀修证说法的恩德,佛陀经过三大无数劫的长期修行菩萨道的结果,了解脱之法,之后,便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奉献了出来,所以,这一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740550.html
  • 心义探奥(一)

    :一、唯物论,二、唯心论,三、亦唯物亦唯心论,四、非唯物非唯心论。佛教认为这些都是戏论本论,形上本体本是主体实践性的境界,并不是一个抽象范畴,本体是离四句灭百非的,所以在印度佛教哲学观念里本没有形上本体论内容;印度佛教就是以破斥外道形上本体论为邪见的;印度佛教认为人的中心问题在于认识论;人的解决问题在于实践论:形上问题不是思辩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体认问题,从哲学意义上讲,外道形上本体论的问题,...

    胡晓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5369426.html
  • 学佛之心态(一)

    是什么法呢?」  某甲回答说:「修学解脱道,是知道如何是解脱,如何是涅盘,而去它。但是佛菩提道对于解脱量的修证不只如此,还要知道、也能如何是佛菩提道的根本心--如来藏。借着如来藏,而得...?依据什么而说开悟?』大乘佛菩提的开悟,就是要: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实心存在;这个真实心并且执藏着你所做的一切善恶种子而贯通三世,可以经过一世一世的修证而去除七转识染污种子,最后成佛。至于要依据什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5039488.html